資訊動態
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?
新型冠狀病毒是指以前從未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。2019 年 12 月導致武漢病毒性肺炎爆發疫情的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,世界衛生組織將該病毒命名為2019-nCoV。
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
及傳播途徑是什么?
目前所見的傳染源主要是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患者,部分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。該病毒可以“人傳人”,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,也會通過接觸傳播,目前不排除糞-口傳播的可能性。感染后會有潛伏期,一般為3-7天,最長不超過14天。
易感人群及主要癥狀是什么??
目前人群普遍易感,但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較重,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。感染后的癥狀以發熱、乏力、干咳為主,少數患者伴有鼻塞、流涕、腹瀉等癥狀。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、輕微乏力等,亦有無明顯癥狀的感染者;重型病例患者多在感染1周后出現呼吸困難,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、膿毒癥休克、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,甚至死亡。
但目前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,均尚無特效藥物。但許多癥狀能對癥處理,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病情。此外,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。
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強度大嗎?
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分析,新型冠狀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播強度,如果不采取防護措施,理論上 1 名患者可以將病毒傳播給 2 至 3 個人。
什么是密切接觸者?
簡單地說,密切接觸者是指跟患者(疑似或確診病例)有過近距離接觸(如與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、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),但又未做任何防護措施(如戴口罩等)的人士。按照要求,密切接觸者需要進行居家醫學隔離觀察,不用恐慌。作為密切接觸者,不要上班,不要隨便外出,做好自我身體狀況觀察。如果出現發燒、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,盡早向醫生求診。
基于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認識,從接觸病毒到發病的最長時間為 14 天,所以我們需要對密切接觸者觀察14天。過了14天,如果沒有發病,才可以判定此人未被感染。
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?
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,應采取以下措施:
1. 避免去疫情高發區。
2. 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場所。避免到封閉、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,外出要佩戴口罩(獨處或在空曠場所,可不戴口罩)。
3. 加強開窗通風。居家每天都應該開窗通風一段時間,加強空氣流通,以有效預防呼吸道傳染病。
4. 注意個人衛生。勤洗手,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清水搓洗 20 秒以上。
5. 及時觀察就醫。如果出現發燒(特別是高燒不退)、咳嗽氣促等呼吸道感染癥狀,應佩戴口罩及時就醫。
應該佩戴哪種口罩??
對于一般公眾來說,非疫情高發地區人群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,疫情高發地區人群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(N95/KN95口罩),不建議使用棉紗口罩,因其對預防病毒感染沒有保護作用。疑似病人或確診病人不應佩戴有呼吸閥的口罩,因為呼吸閥不能阻擋佩戴者的飛沫向環境中傳播。

口罩可以用多久?用過如何處理?
在沒有接觸過患者或可疑感染者的情況下,可以不必隨時換口罩,酌情重復使用。如被飛沫污染或噴濺,應立即更換口罩。使用超過4小時或潮濕后,口罩的防護性能可能降低。
普通人群佩戴過的口罩,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風險,使用后裝入塑料袋密封,按照生活垃圾分類的要求處理;疑似病人及其護理人員用過的口罩,按照醫療廢物收集、處理,處理完口罩后要洗手。
哪些居家消毒劑或消毒方法
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?
皮膚消毒:可選用75%酒精和碘伏等擦拭或浸泡消毒;
居家環境消毒:84消毒液、漂白粉或其他含氯的消毒粉、泡騰片都可以,使用配置成有效氯濃度≥500mg/L的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;
耐熱物品消毒:可采用煮沸15分鐘的方法進行消毒。
值得注意的是,滴露的有效成分是對氯間二甲苯酚,對新型冠狀病毒無效,氯己定也不能有效滅活病毒。
寵物是否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?
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貓、狗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。
多了解一些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,可以使我們減少恐慌,用更科學和理性的態度去應對它。古人說,知己知彼百戰不殆,對待疫情也是一樣。對新型冠狀病毒了解得越多,我們就越容易戰勝它。
但目前口罩貨源緊張,如果實在買不到合適的口罩又不得不出門時,保保建議有什么口罩就戴什么口罩,畢竟,戴了總比不戴要好。祝大家都能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!
- 上一個:終于明白了二月二龍抬頭為什么叫“剃頭日”了!
- 下一個: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